長者勤運動年輕30年
2012年11月05日
隨着社會及醫療科技發展,人類壽命不斷延長,全球正醞釀為老年重新定義。今時今日,怎樣才算是老呢?年紀大,機器不一定會壞,只要保養得宜,「老爺車」也可縱橫四海任逍遙。文:林潔賢
83、60、33,身份證上的年齡與個人體能是否有必然關係?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教授許世全認為:「運動可以減慢人體機能衰退,經常做運動的長者,體能不一定比年輕人差。」
要科學化地量度身體機能狀況,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進行體適能測試,量度心肺功能、肥胖程度(身體脂肪比例)、肌肉力量和肌肉關節的柔韌性。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做個健康快活人》邀請了三位分別83歲、60歲和33歲的男士到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接受體適能測試,以比較他們應付日常活動的能力。
其中心肺功能是反映身體機能能否應付生活上突發性事情的重要指標。例如追巴士,或遇上危險要逃跑,若心肺功能差,遇到上述情況,隨時可以引致昏迷暈倒,甚至心臟病突發。另外,身體需要脂肪來貯存能量及防止血管和內臟震動。不同性別及年齡層的身體脂肪正常值範圍會有所差異。如果身體脂肪比例(Body Fat Percentage)過高,患上慢性都市病的風險亦會大大增加。
脂肪比例高 增患病風險
測試結果證實年齡只是一個數字,並不能反映真實的體能狀況。勤做運動的兩位長者,體能比疏於運動的年輕人更優勝。經常運動的三項鐵人運動員雖然已60歲,心肺功能卻跟平常25歲的人一樣。自年輕至今持續練習柔道的83歲長者,他的體適能指數跟53歲的人一樣,證明運動可令他年輕30年。反觀平日缺少運動的33歲個案,其心肺功能指數已接近六十多歲的長者,證明現代都市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更容易引致未老先衰。
醫學界提倡「運動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但甚麼運動對長者最有幫助呢?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學系邀請了31位長者進行實驗,探究練太極如何改善身體機能。在為期四個月的訓練中,長者會定期到實驗室的壓力板上練太極,從數據可推算他們平衡力的改善。實驗還要求長者在落樓梯的同時分辨高低音,以測試他們的認知能力。研究發現,練習太極的動作可加強雙腳力量及改善平衡力,持續的訓練亦有助加強大腦的認知功能。
衰老不是老人獨有的問題,人的身體自出生起每天都在成長,換個角度來看,亦每天都在老化。運動有助保持身體機能在最佳狀態,無論甚麼年紀,亦可做個健康快活人。
資料來源: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198510